广州煜信空调:压缩机不制冷?怎么办?
压缩机不制冷?别盲目换零件!
夏天压缩机突然不制冷,摸外机没动静,内机只吹风不降温——很多人第一反应是“压缩机坏了”,花几千块换整机,结果发现只是小问题。其实压缩机不制冷的原因很简单,80%不用换零件,只要找对根因,几十块就能修好。今天用大白话拆解,从现象到排查,技术词讲得明明白白,看完就能自己判断问题,避开“大修陷阱”。
一、先分情况:压缩机不制冷,2种现象对应不同问题
先看压缩机“转不转”,这是判断故障的第一步,别上来就拆机器:
1.压缩机“完全不转”,外机没声音
现象:开空调后,内机吹风但外机没动静,摸压缩机外壳是凉的,听不到“嗡嗡”运转声。
关键判断:大概率是“供电或控制问题”,不是压缩机本身坏了(比如没送电、电容坏了)。
简单测试:看外机空开是否跳闸(空开跳闸后会弹起),或用万用表测压缩机供电电压(正常应220V/380V,没电压说明供电断了)。
2.压缩机“转了但不制冷”,外机有声音但没效果
现象:外机嗡嗡转,摸压缩机外壳发烫(超过80℃),但内机吹的是常温风,测出风口温度和室温差不多(正常应低8-12℃)。
关键判断:多是“制冷剂或散热问题”,比如缺氟、冷凝器脏了,压缩机在“空转”没干活。
简单测试:摸外机高低压管(粗管是低压管,细管是高压管),正常时细管发烫、粗管微凉;若两根管都常温,就是缺氟或管路堵了。
二、5个核心原因,从简单到复杂排查,别走弯路
1.供电故障——最常见,修起来最便宜(占比30%)
常见问题:
外机空开跳闸(用电高峰电流过载,或线路短路触发保护);
压缩机电源线松动(长期震动导致接线端子脱落,接触不良);
电压不稳(夏季电压低于198V,压缩机无法启动,会报“欠压故障”)。
排查步骤:
推回外机空开,若推不回去(说明有短路),先断开总闸,查电源线是否破损;
用验电笔测压缩机接线端子,亮红灯说明有电压,不亮就是线路断了;
用万用表测电压,低于198V就接稳压器(选2000W以上的,避免再次欠压)。
花费:接稳压器100-200元,比换压缩机省几千。
2.启动电容坏了——压缩机“转不起来”的元凶(占比25%)
现象:外机有“嗡嗡”声但压缩机不转,几秒后自动停机(保护机制触发)。
技术原理:启动电容是压缩机的“启动助力器”,给压缩机电机提供“启动电流”(相当于推一把让电机转起来),电容鼓包或容量下降后,无法提供足够电流,电机就“卡壳”。
排查方法:拆外机壳,找到启动电容(圆形,直径5-8cm),若电容顶部鼓包、漏液,就是坏了;用万用表测容量,低于额定值80%(比如额定50μF,实测40μF以下),必须更换。
注意:换电容要选同型号(比如50μF/450V),别用大或小的,会烧电机。
3.缺氟或漏氟——制冷的“血液”没了(占比20%)
现象:压缩机转但不制冷,细管(高压管)不烫、粗管(低压管)不凉,甚至有“滋滋”泄漏声。
技术原因:制冷剂(氟利昂)是制冷的“血液”,缺氟后压缩机无法完成“吸热-放热”循环,就像汽车没油,再踩油门也不走。漏氟多是管路焊口开裂、阀门老化导致(每年泄漏量超5%就需要补)。
排查技巧:
用卤素检漏仪测管路,冒泡处就是漏点(重点查阀门和焊口);
补漏后抽真空(绝对压力≤50Pa),再加对应型号的氟(R32/R410A别混加)。
提醒:别只加氟不补漏,加完还会漏,反复加更费钱。
4.冷凝器脏堵——散热差,压缩机“累到不干活”(占比15%)
现象:压缩机转但制冷差,外机冷凝器(散热片)上积满灰尘、柳絮,摸冷凝器发烫(超过50℃,正常应≤40℃)。
技术原理:冷凝器负责“放热”,脏堵后散热效率下降,压缩机排出的高温气体无法降温,会触发“高温保护”,强制停机或降频运行,制冷量暴跌。
清理方法:
用高压水枪(0.2MPa)从里往外冲冷凝器(别用高压,会冲弯散热片);
柳絮多的地方,加一层防尘网(每月清一次,避免再次堵塞)。
效果:清理后制冷量能恢复80%以上,不用花一分钱。
5.压缩机卡缸——最严重,但可救(占比10%)
现象:压缩机完全不转,摸外壳凉,强行启动会烧保险,报“过载故障”。
原因:长期缺油、杂质进入电机,导致压缩机活塞“卡死”(相当于发动机活塞卡住,无法运动)。
下一篇:没有了